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媒体看后八

新华网:山东邹城后八里沟村:文明祭扫寄相思 移风易俗深入人心

发布时间:2022-04-09 08:29:29     来源:后八里沟村山东鑫琦集团    浏览量:493

 

新华网济南4月8日电(丁宇飞 宋光明)“告别陋习,文明祭扫,做文明祭祀的示范者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薪火传承……”今年清明节前夕,在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全国文明村后八里沟村,一场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演讲活动在“村民夜校”举行,村民认真记录,对清明节的传统、移风易俗的内容有了更深理解。

 

 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、追思故人、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。今年以来,面对疫情复杂多变的形势,邹城市提前安排做好清明节期间的移风易俗工作,发放移风易俗明白纸,提前告知不文明祭祀行为,确保市民群众安全文明祭扫。

 

  后八里沟村作为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,充分发挥创新思维,带头举办了线上“清明寄相思·传承好家风”活动。除网络祭扫、家庭追思等祭扫形式的变化外,后八里沟村倡导村民引导孩子们在家开展“唱村歌、背祖训”、为全村每个家庭制作家训牌匾等活动,让文明新风吹进人们的心里。

 

  “鲜花纪念、网上祭奠、丧事简办,这些都是新时代倡导的文明祭祀行为,我们组织这次演讲,就是想向村民传达文明过节的理念。”后八里沟村“村民夜校”教研组教师宋长梅表示,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,本来就含有寒食禁火、冷食风俗之意,应该在农村大兴移风易俗之风,杜绝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现象。

 

  变化的是祭扫形式,不变的是无限追思。村民宋光生深受触动地说:“原来清明节村民都要烧纸,既破坏环境还不安全,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政府提倡文明扫墓,对提升老百姓文明素质非常有帮助。”新的祭扫方式,更加注重节日文化内涵,变实地祭扫为精神传承,将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中,每位村民都成了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。

 

  “目前我们村正大力推进孝善治村,利用‘村民夜校’开展清明节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,把农村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的习俗与当下移风易俗相结合,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孝道亲情,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,也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。”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宋伟说。

 

  近年来,地处孟子故里的后八里沟村,围绕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挖掘特有的宋氏家风家训等历史文化资源,将“孝善”文化融入村庄治理,让优秀传统文化变成村民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

 

  2020年初,后八里沟村投资2亿多元建成占地3万平方米的集党史教育、村庄发展、民俗文化等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中心,设置了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室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;2007年开办“村民夜校”,至今已举办180多期;制定《村规民约》,制作了“宋氏祖训”牌匾挂到每个家庭,创作了村歌《孝德歌》,连续多年开展十大孝星、好媳妇、好婆婆评选……如今的后八里沟村,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越来越多,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人居环境干净整洁,孝老爱亲的新风尚蔚然成风。(完)

[ 编辑:江昆 ]